暮春时节,菏泽八万亩牡丹竞相绽放,这片承载千年牡丹文化的土地,正依托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金字招牌,谱写产业振兴的新篇章。菏泽牡丹栽培史可追溯至隋唐,明清时期便以"牡丹甲天下"闻名于世,现存九大色系、1280个品种,拥有曹州牡丹园等十余个观赏园区吸睛千万。2003年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,为曾受市场乱象困扰的菏泽牡丹注入新生机。
以地理标志为引领,菏泽创新构建"商标+龙头企业+合作社+农户"产业模式,形成贯穿种植、加工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。八万亩花田不仅年产400万支远销30国的鲜切花,更衍生出牡丹籽油、化妆品等深加工产品。昔日按斤售卖的牡丹籽,如今转化为单瓶售价超200元的高端食用油,带动亩均增收5000元。2024年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50亿元,地理标志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"金钥匙"。
借势 “国花” IP,菏泽构建 “线下展会 + 线上电商” 矩阵:连续 34 届举办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,亮相进博会、荷兰花展等国际平台;叠加京东、抖音等电商渠道拓展,开发文创礼盒,年网销额超 20 亿元。2024 年品牌价值达 126 亿元,成功跻身全国地理标志百强,成为山东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的标杆样本。
从历史名花到富民产业,菏泽牡丹的转型实践印证:当传统资源插上知识产权的翅膀,“美丽资源” 就能转化为 “美丽经济”。如今,这朵 千年国色正以地理标志为纽带,串联起种植、加工、文旅等多元业态,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绽放出绚丽光彩。